【居屋政府擔保期2025】新制延長至50年!一文看懂高成數按揭、樓齡限制與轉按4大關鍵

香港置業難,居屋一直是不少市民的上車之選。房委會近日宣布,將未補地價居屋的政府擔保期由30年大幅延長至50年,這項【居屋政府擔保期2025】新制,無疑為準業主帶來更多利好消息。新政策有助進一步降低置業門檻,讓買家更容易承造高成數按揭,甚至豁免壓力測試。然而,居屋按揭的細節卻不簡單,特別是關於樓齡限制、轉按規定等,往往令申請者感到困惑。本文將一文看懂【居屋政府擔保期2025】下的高成數按揭、樓齡限制與轉按4大關鍵,助你全面掌握居屋置業攻略,精明規劃上車之路。

解構居屋政府擔保期:新舊政策比較及核心優勢

說到置業,許多朋友都會考慮居屋。尤其當我們談論居屋的按揭,其中一個關鍵概念就是「居屋政府擔保期」。這個擔保期是甚麼?它對居屋買家有甚麼重要性?接下來,我們會深入探討居屋政府擔保的細節,以及最新政策如何為居屋買家帶來更多好處。

甚麼是居屋政府擔保期?

買樓是人生大事,了解清楚每個細節非常重要。許多人購買居屋時,都會聽到「居屋政府擔保」這個詞。其實,居屋政府擔保期,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為未補地價的居屋單位提供的一種按揭貸款擔保。這個擔保對銀行來說,是一個重要的保障,同時對居屋買家提供很大的支援。

解釋由房委會為未補地價居屋提供的按揭貸款擔保

房委會透過提供居屋政府擔保,旨在協助市民置業。具體來說,當你購買一個未補地價的居屋單位,並向銀行申請按揭貸款時,房委會就會為你的按揭貸款提供擔保。這個擔保讓銀行更願意批出高成數貸款,因為銀行放貸的風險有所降低。這也表示銀行面對買家的要求時,審批通常會比較寬鬆。

擔保原理:若業主斷供,房委會如何向銀行還款

居屋政府擔保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如果有一天,居屋業主因為某些原因無法繼續償還按揭貸款,出現「斷供」情況,房委會作為擔保人,就會按照擔保協議,先向提供貸款的銀行償還該筆未償還的按揭餘款。之後,房委會就會向斷供的業主追討這筆款項。這種機制確保了銀行的資金安全,因此銀行可以更放心批出高成數的居屋按揭。

【2025最新】居屋政府擔保期由30年延長至50年

近年,政府為了幫助更多市民上車,以及提升居屋市場的流動性,推行了一項重要的新政策。那就是居屋政府擔保年期由以往的30年,延長至現在的50年。這個改變對所有希望購買居屋的市民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

表格比較:新舊政策下的擔保期與最長還款期差異

我們可以用簡單的方式,比較一下新舊政策下的居屋政府擔保期與最長還款期差異。在舊政策下,居屋的政府擔保期最長是30年。最長按揭還款期一般是25年。在新政策下,居屋政府擔保期延長到50年。同時,最長按揭還款期也由25年延長到30年。這表示買家可以將還款期拉得更長,每月供款壓力自然減少,財務安排也變得更靈活。

生效日期:一手(2025年1月1日)及二手市場(2025年3月1日)

這項新政策並非一次過全面生效。大家必須留意生效日期。對於一手居屋單位,新政策在2025年1月1日開始生效。對於居屋二手市場的單位,新政策則在2025年3月1日開始生效。這些日期對於買家選擇入市時機,以及銀行審批按揭的準則,都有重要的影響。所以,大家在計劃買居屋時,務必留意這些日期。

政府擔保期帶來的核心按揭優勢

了解了居屋政府擔保期是甚麼,以及它如何延長,我們現在看看這項政策為買家帶來哪些實質的按揭優勢。這些優勢讓居屋成為許多人置業的首選。

高按揭成數:綠表最高9成半、白表最高9成的基礎

政府擔保是居屋按揭可以做到高成數的基礎。一般而言,綠表資格的買家,可以獲得最高九成半的按揭貸款。白表資格的買家,則可以申請最高九成的按揭貸款。這個按揭成數比私人住宅高很多,可以大大減輕買家的首期負擔,讓更多人有能力實現置業夢想。這個優勢,是政府擔保最直接的回報。

通常豁免壓力測試:銀行風險降低,審批更寬鬆

私人樓宇按揭通常需要進行嚴格的壓力測試,確保借款人在利率上升時仍有足夠的供款能力。但是,由於居屋有政府擔保,銀行面對的風險比較低。因此,購買未補地價居屋的買家,通常都可以豁免壓力測試。這表示按揭審批過程會更簡單,銀行對申請人的收入要求也會比較寬鬆,令申請人更容易獲批貸款。

豁免按揭保險費:節省大額開支

購買高成數私人住宅按揭,通常需要支付一筆不菲的按揭保險費。這筆費用可能是樓價的百分之幾,對買家來說是一筆大額開支。可是,因為居屋有政府擔保,銀行貸款風險已獲保障,買家購買居屋時,便不需要額外購買按揭保險。這直接為買家節省了一大筆開支,讓買樓變得更經濟實惠。

最大分野:房委會 vs 房協居屋按揭大不同

居屋按揭有很多學問,不少朋友在研究時會發現,由不同機構提供的居屋單位,按揭申請規則似乎有所不同。這是因為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與房屋協會(房協)在按揭安排上存在顯著差異。理解這些不同之處,對置業過程有很大幫助,尤其關乎您能否順利取得高成數按揭,以及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房委會居屋:全面享有政府擔保期優勢

購買房委會旗下的居屋,無論是新居屋還是在居屋第二市場購買單位,最大優勢就是全面享有居屋政府擔保期帶來的便利。政府會為這類單位的按揭貸款提供擔保,大大降低了銀行批核高成數按揭的風險。

按揭特點:高成數、免壓測、免保費

因為有居屋政府擔保,房委會居屋的按揭申請條件通常較為寬鬆。買家可以申請高成數按揭,綠表申請人最高可借九成半,白表申請人最高可借九成。銀行亦因為風險降低,審批時多數豁免壓力測試,申請人通常只需證明有能力償還供款即可。此外,買家亦無需繳付按揭保險費用,這是一筆可觀的節省,可以減輕您的財政負擔。

申請限制:貸款人必須為業主,不接受擔保人

雖然房委會居屋按揭條件寬鬆,申請方面卻有特定限制。按揭貸款人必須為物業的登記業主本人。一般情況下,這類按揭不接受額外擔保人。即使業主收入不穩定,或者退休沒有固定收入,只要能夠聲明有能力供樓,銀行大多願意審批。這是資助房屋的特性。

房協居屋:沒有政府擔保,按揭審批似私樓

相比之下,房協的居屋單位則沒有政府直接提供的按揭擔保。這代表房協居屋的按揭審批程序會與私人住宅物業更為相似,銀行會依循更嚴謹的準則進行審核。

按揭審批:依賴按揭保險公司(HKMC)作高成數按揭

如果購買房協居屋,特別是想申請高成數按揭,買家通常需要依賴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HKMC)提供的按揭保險計劃。銀行會先審批基本按揭成數,超出部分再經按揭保險公司審核,這與私人樓宇的高成數按揭流程類似。

壓力測試:二手市場必須進行

對於房協居屋,尤其是二手市場的房協單位,按揭申請人通常需要進行壓力測試。這是銀行評估申請人供款能力的標準程序,確保在利率上升時,申請人仍有足夠的還款能力。一手房協居屋則可能獲得豁免。

按揭保費:二手市場必須繳付

由於房協居屋沒有房委會的擔保,若您在二手市場購買房協居屋並申請高成數按揭,便必須繳付按揭保險費用。這筆費用將由按揭保險公司收取,保費率與私人樓宇的按揭保費計算方法大致相同。

擔保人:可接受直系親屬作擔保

房協居屋的按揭審批彈性較大,申請人可以接受直系親屬作為按揭擔保人。如果主要申請人的入息未能符合銀行的要求,加入有穩定收入的直系親屬作擔保,有機會增加按揭獲批的機會,或者獲批較高的按揭成數。

樓齡是關鍵!不同樓齡下的房委會居屋按揭實戰攻略

房委會居屋的按揭審批,與物業樓齡息息相關。因為政府為未補地價居屋提供居屋政府擔保期,這個擔保期決定銀行批核按揭成數與還款年期的彈性。所以,了解物業的樓齡,是申請居屋按揭的重要一環,它會直接影響您能借到多少錢、分多少年償還。

關鍵樓齡分水嶺:首次出售日起計34年內的黃金法則

解釋為何在此樓齡內,可輕鬆獲批最高按揭成數(9成/9成半)及最長30年還款期

當物業樓齡,由首次出售日期開始計算,處於34年之內時,這是一個按揭的「黃金法則」。在這個時期,買家通常可以輕鬆獲得最高按揭成數,綠表買家可達九成半,白表買家則可達九成。同時,還款期亦可延長至最長30年。銀行樂意批出這些高成數及長年期的按揭,因為房委會提供的居屋政府擔保非常有力。擔保期內,即使業主無法供款,房委會也會向銀行還款,大大降低銀行的風險。因此,銀行對申請人的審批也較為寬鬆,甚少要求進行壓力測試。

「居屋搖搖板」效應:樓齡超出黃金法則的按揭取捨

原理解釋:還款期與按揭成數只能二選其一

然而,一旦物業樓齡超出這個34年(白表買家)或32年(綠表買家)的「黃金法則」界線,按揭審批就會出現「居屋搖搖板」效應。這是因為隨著樓齡增加,剩餘的居屋政府擔保年期逐漸縮短,銀行所承擔的風險隨之提高。在這個階段,借款人必須作出取捨:如果想要借取較高的按揭成數,銀行便會縮短還款年期;如果堅持申請最長還款年期,銀行就會相應調低按揭成數。因此,您不能同時擁有高成數和長年期,只能二選其一。

案例分析:樓齡36年物業,白表買家「借足9成」與「還款30年」的實際月供計算

讓我們用一個具體例子說明。假設您是白表買家,考慮購買一個樓齡36年的居屋單位,物業價格為港幣350萬元。
第一種情況是您希望「借足九成」按揭。因為物業樓齡已超出34年界線,銀行會因應風險縮短還款期。根據一般經驗,樓齡36年的物業若要借九成按揭,還款期可能只有約18年。
在按揭利率為4.125%的情況下,貸款額為港幣315萬元(九成),分18年償還,每月供款約港幣20,695元。

第二種情況是您希望獲得「最長30年還款期」。若要達到這個較長的還款期,銀行便會調低按揭成數。以樓齡36年為例,若要借足30年,您可能只能借取八成按揭。
在按揭利率同樣為4.125%的情況下,貸款額為港幣280萬元(八成),分30年償還,每月供款約港幣13,591元。
透過這個案例,您可以清楚看到按揭成數與還款年期之間的取捨。

樓齡40年至50年:8成按揭或按揭保險的選擇

解釋為何此階段最高按揭成數降至8成

當居屋的樓齡踏入40年至50年這個階段,由於其居屋政府擔保期已接近尾聲,銀行審批會更加審慎。一般情況下,此階段的物業最高按揭成數會降至八成。這是銀行風險管理的考量,因為政府擔保的保障範圍逐漸減少,銀行需要透過降低按揭比例,減輕自身承擔的風險。

如何透過申請按揭保險,重新挑戰高達9成按揭

即使按揭成數降至八成,買家仍然有機會挑戰高達九成,甚至是九成半按揭。您可以透過申請按揭保險公司(例如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的按揭保險計劃,來彌補與銀行所需按揭成數之間的差距。這表示,您先向銀行申請八成按揭,然後再申請按揭保險來覆蓋餘下的貸款部分,例如是額外的一成或一成半。

申請按揭保險的附加條件:須通過壓力測試及支付保費

然而,透過按揭保險獲得高成數按揭,需要符合額外條件。首先,買家必須通過「壓力測試」,銀行會審視您在假設利率上升時,是否有足夠的供款能力。其次,您需要向按揭保險公司支付一筆按揭保險費。這筆保費通常可以選擇一次性支付,或者分期連同按揭貸款一併償還。

樓齡超過50年:擔保期已過,按私樓標準審批

按揭成數上限(最高7成)及年期計算方法(75減樓齡/人齡)

若居屋物業的樓齡超過50年,這代表政府提供的居屋政府擔保期已經完全結束。在這個情況下,銀行會將該物業視作一般私人樓宇標準進行按揭審批。
按照金管局的規定,此類物業的按揭成數上限通常為七成。此外,按揭年期計算方法也會有所不同。銀行會採用「75減樓齡」或「75減申請人年齡」兩種計算方式,取其中較低者作為最長還款年期的限制,但最長還款期仍然不能超過30年。所以,如果物業樓齡已非常高,例如接近75年,您能獲得的按揭年期會非常短,或者根本無法獲得按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