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需要人士維修津貼2025】公屋不能申請?一文看清4類人資格、7步教學,教你拎盡$80,000!

香港市區重建局(市建局)推出的「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旨在支援有經濟需要的自住業主維修物業,最高資助金額可達$80,000。然而,不少人對此津貼存有誤解,尤其關乎公屋住戶能否受惠。本文將為您詳盡剖析「有需要人士維修津貼」的物業限制、四大合資格申請人類別、入息及資產限額,以及清晰的7步申請流程。立即閱覽,助您輕鬆掌握申請要訣,善用這筆維修資金!

【申請資格全攻略】誰是「有需要人士」?入息及資產限額一覽

各位朋友,您是否正為自住物業的維修開支感到困擾呢?「有需要人士維修津貼」正是為了協助合資格業主改善居住環境而設。許多人對於「有需要人士維修津貼公屋」能否申請抱有疑問,實際上此津貼不適用於公屋租戶,但它能為符合特定條件的自住物業業主提供重要支援。接下來,我們將一同深入了解這個名為「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的詳情,看看究竟哪些朋友屬於政府定義的「有需要人士」,以及申請「有需要人士維修津貼」所需符合的入息與資產限額。這部分內容是申請津貼須知中十分關鍵的一環。

申請人必須符合的基本條件

要申請此津貼,首先您需要滿足一些基本條件。這些條件確保津貼能分配予真正有需要的自住業主,並且符合計劃的原意。

身份、業權及自住要求

第一,申請人必須持有有效的香港身份證。這是最基礎的身份證明。第二,您必須是申請物業的合法業主。如果物業由多名人士聯名持有,所有聯名業主都需符合相關要求。第三,此物業必須是用作申請人及其合法配偶(若已婚)的實際居住用途。物業不能是用作租賃用途,或者是由公屋租戶申請。換句話說,這項津貼主要是幫助那些自住的物業業主。

婚姻狀況及無破產令要求

此外,申請人的婚姻狀況也是考慮因素之一。若已婚,申請人及其合法配偶二人均須符合津貼的所有要求,並且必須一同居住在申請物業內。一個重要條件是,申請人不可以是未獲解除破產令的破產人士。這一點旨在確保津貼能夠有效運用,並避免財政上的潛在風險。

四大合資格申請人類別詳解

符合基本條件之後,我們便可以看看「有需要人士」的具體定義。此津貼計劃將合資格的申請人分為四大類別,方便您對照自身情況。

類別一:年滿60歲並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的長者

第一個類別是年滿六十歲的長者。若您已達這個年齡,就需要符合特定的入息及資產限額要求。這些限額會定期檢討,以確保它們反映最新的社會經濟狀況。因此,申請前查閱最新的「有需要人士維修津貼須知」是十分重要的。

類別二:長者生活津貼的受惠人

第二個類別是現正領取長者生活津貼的人士。由於長者生活津貼本身已有一套嚴謹的入息及資產審查機制,故此類別的申請人只需提供相關證明,便可被視為符合本津貼計劃的經濟條件。

類別三:綜合社會保障援助 (綜援) 的受助人 (及家庭成員要求)

第三個類別是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又稱綜援的受助人。這一類申請人除了本身正領取綜援,同時也需要符合額外的家庭成員要求。具體來說,必須符合以下其中一個情況:同住家庭成員中有年滿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長者;或是同住家庭成員經由公立醫院或診所醫生證明為殘疾人士,或者健康狀況欠佳人士;又或者是同住家庭成員之中,沒有年齡在五十歲以下的健全成年人。這些額外要求旨在確保津貼能幫助到最需要支援的綜援家庭。

類別四:傷殘津貼的受助人並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

第四個類別是現正領取傷殘津貼的人士。這類申請人除了需為傷殘津貼的受助人,同樣也要符合特定的入息及資產限額要求。與年滿六十歲的長者類別相似,這些限額的設定是為了確保資源有效分配給有需要的群體。

最新入息及資產限額列表 (按申請人類別及家庭人數劃分)

談到入息與資產限額,這通常是大家最關心的部分。以下為您整理了最新的「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的入息與資產限額列表,這些數據會根據申請人類別和家庭人數劃分,讓您一目了然。

長者申請人入息及資產限額

以下是年滿六十歲或以上長者申請人需要符合的入息與資產限額:

家庭人數 每月入息限額 資產總值限額
單身人士 港幣10,710元 港幣1,203,000元
夫婦 港幣16,330元 港幣1,824,000元

請注意,以上數字是根據最新的「有需要人士維修津貼須知」而來,這些限額可能會因政府政策調整。

傷殘津貼受助人家庭入息及資產限額

而傷殘津貼受助人的家庭入息與資產限額,則會按家庭人數有所不同:

家庭人數 每月入息限額 資產總值限額
1人 港幣12,940元 港幣286,000元
2人 港幣19,730元 港幣387,000元
3人 港幣24,740元 港幣505,000元
4人 港幣30,950元 港幣590,000元
5人 港幣37,740元 港幣655,000元
6人 港幣44,620元 港幣709,000元
7人 港幣48,970元 港幣757,000元
8人 港幣54,770元 港幣792,000元
9人 港幣60,430元 港幣877,000元
10人或以上 港幣65,950元 港幣945,000元

請務必仔細核對您家庭的情況,才能確定是否符合這些限額。了解這些資格與限額,是成功申請「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津貼涵蓋範圍】哪些維修工程可以獲得資助?

相信許多人對「有需要人士維修津貼公屋」這個說法,心中存有疑問。其實,這個津貼計畫,正式名稱為有需要人士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它主要針對自住私人物業的維修需求。現在,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份有需要人士維修津貼須知的具體內容,這樣大家便清楚哪些工程項目可以獲得資助。

資助核心原則:與樓宇安全及基本維修直接相關的工程

這個津貼計畫的資助原則很清晰,它重點支援與樓宇結構安全,以及維持基本居住功能有直接關係的工程。簡單來說,只要是為確保大家住得安心、樓宇可以正常運作的維修,一般都在考慮範圍內。

合資格工程清單:住用單位及大廈公用地方

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明白,市區重建局列出了一份詳細的合資格工程清單。這份清單包含了住用單位內部的維修項目,也涵蓋了大廈公用地方的重要修繕工程。以下這些例子可以讓大家更具體了解:

樓宇結構及外牆安全 (如修葺混凝土、批盪)

樓宇的結構和外牆好比人的骨架與皮膚,安全最為重要。這類工程包括修葺出現剝落的混凝土,還有破損的批盪。這些工程可以確保樓宇的基礎穩固,避免危險。

窗戶安全 (如強制驗窗相關工程)

窗戶安全對每個住戶都非常關鍵。所以,津貼資助項目包括所有與窗戶安全有關的工程,例如強制驗窗後需要進行的修葺或更換工作。這樣大家可以住得更安心。

消防安全改善 (如更換防火門、改善走火通道)

消防安全直接關係大家的生命財產。所以,津貼涵蓋改善消防設施的工程,例如更換舊的防火門,還有改善樓宇的走火通道,確保緊急情況時通道暢順。

屋宇裝備及衛生設施 (如維修電線、水管、升降機)

日常生活離不開各種屋宇設施。這類津貼項目包括維修破損的電線,更換滲漏的水管,以及保養或維修升降機等。這些維修可以維持大廈設備正常運作,確保住戶有良好生活環境。

防水及解決滲水問題 (如天台防水層)

滲水是很多舊樓居民的煩惱。因此,津貼亦涵蓋防水工程,例如修補天台的防水層,還有解決單位或大廈其他部分的滲水問題。處理好滲水,住戶生活品質可以大幅提升。

其他安全相關工程 (如清拆僭建物、維修斜坡)

除了上述常見項目,津貼亦會資助其他與安全有關的工程。例如,清拆違例僭建物,還有維修物業範圍內的斜坡。這些都可以消除潛在的危險,確保社區安全。

津貼的特別用途:償還樓宇維修貸款

大家可能不知道,有需要人士維修津貼還有一個特別用途。除了直接資助維修工程,它也可以用來償還之前申請的樓宇維修貸款。這對於有財政負擔的業主來說,可以減輕壓力。

可償還的貸款機構 (屋宇署、房協、市建局)

津貼可以償還的貸款,是申請人向指定機構借貸的。這些機構包括屋宇署、香港房屋協會,以及市區重建局。大家可以查核自己的貸款來自哪裡。

撤銷法定押記或押記令的相關費用

有時候,物業上會有一些法定押記或者押記令。津貼也可以用來支付撤銷這些押記的相關費用。這項功能可以協助業主解除物業上的負擔,可以讓物業更具彈性。

不獲資助的工程項目 (如純粹室內裝修、美化工程)

最後,我們要特別留意,有需要人士維修津貼的目標很明確,主要是處理安全和基本維修問題。因此,純粹的室內裝修工程,或者一些以美化為目的的工程,一般不會獲得資助。大家申請時務必注意這一點,避免白費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