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眾多公屋租戶及合資格人士而言,透過「綠表」申請居屋是實現置業夢想的重要途徑。然而,綠表申請資格錯綜複雜,更設有多項關鍵限制。2025年,若您正計劃將公屋單位「升級」至居屋,或正考慮善用綠表資格首次置業,本篇全攻略將為您深入剖析綠表申請的3大關鍵條件、常見限制,以及詳細的申請程序、所需資格和時間。一文在手,助您清晰掌握所有重要資訊,避開審批陷阱,邁向安居樂業。
申請限制與常見「紅線」:避開審批陷阱
申請公屋換居屋,是不少家庭的置業願望。大家了解公屋換居屋條件、公屋換居屋程序,以及公屋換居屋時間限制,就能大大提升申請成功機會。雖然申請公屋換居屋的門檻,比白表申請較寬鬆,不過房屋委員會對於資助房屋的審批始終非常嚴謹。我們申請時必須留意多項限制,才能順利避開審批陷阱,成功「上車」。
最大限制:曾受惠於資助房屋計劃的「一生一次」原則
房屋委員會推行資助房屋計劃,旨在協助有真正住屋需要的香港居民置業。因此,這些資助是珍貴的公共資源,當局會嚴格執行「一生一次」的原則。一旦我們或我們的配偶曾經受惠於特定的資助房屋計劃,即使後來已出售單位或者還清所有貸款,通常也會被視為不符合再次申請的公屋換居屋條件。
不合資格的資助自置居所計劃清單
曾受惠於以下任何資助自置居所計劃的業主或借款人,以及其配偶,一般都不符合再次申請資格:
- 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
- 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
- 綠表置居計劃(綠置居)
- 我的家置業計劃或綠表置居計劃
- 夾心階層住屋計劃(美樂花園)
- 重建置業計劃
- 可租可買計劃
- 居者有其屋計劃第二市場計劃,包括「擴展居者有其屋計劃第二市場至白表買家(臨時計劃)」(2013及2015年)以及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白居二)
- 自置居所貸款計劃或置業資助貸款計劃
- 租者置其屋計劃(租置計劃)
- 香港房屋協會轄下任何資助房屋計劃,包括「專用安置屋邨資助出售房屋項目」、「資助出售房屋項目」、「置業發售計劃」、「置業發售計劃第二市場」、「夾心階層住屋計劃」及貸款計劃等
- 市區重建局轄下任何資助出售房屋計劃
- 任何公務員建屋合作社或同類性質建屋計劃的成員,或本地公務員建屋計劃下的物業承批人(公屋租戶除外)
情境分析一:即使已出售單位或還清貸款,為何仍然不符合資格?
有些朋友可能會有疑問,假如他們過去曾透過資助計劃買樓,但之後單位已經出售,或者貸款也全數還清,這樣是否就可以再次申請呢?答案通常是不能。房屋委員會的「一生一次」原則,重點在於我們是否曾經獲得政府的資助。即使單位不在手上,或者貸款已經償還,事實上我們已經享用過公共資源。因此,當局通常不會再次提供資助。這個政策確保資助能分配給更多從未受惠的合資格人士。
情境分析二:離婚後,未曾受惠一方如何重新符合資格?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即使家庭曾受惠於資助房屋,其中一方仍可能重新符合公屋換居屋條件。例如,夫妻雙方若已完成法律上的離婚程序,並持有法庭批出的「絕代判令證明書」(例如表格6或表格7B)副本,那麼在過往的資助房屋計劃中,從未受惠的一方,就有機會重新符合申請資格。這項規定體現了政策的彈性,顧及了個人因婚姻狀況變動而產生的獨立置業需求。
例外情況:「關鍵成員」的特定豁免條件及時限
「一生一次」原則下,有一個非常特定的例外情況。若申請人屬於「關鍵成員」,且因結婚或獲得僱主提供房屋福利,獲准從原家庭戶籍中刪除,之後其家庭購買了上述資助自置居所計劃單位,並且在購買該單位後不足2年內,此「關鍵成員」本人便可能符合再次申請資格。請注意,這項豁免僅適用於「關鍵成員」本人,其他家庭成員則不受此限。所謂「關鍵成員」,是指除了業主以外,列於同一申請書,以符合「家庭申請者」最少二人申請資格的另一名成員。這是一項非常細緻的公屋換居屋條件。
物業擁有權限制:24個月「冷靜期」考量
除了「一生一次」原則,申請公屋換居屋,我們還需留意物業擁有權的「冷靜期」。這項限制確保資助房屋能分配給真正沒有私人住宅物業的人士。
限制對象:公屋租戶、中轉房屋居民及房協租戶
這項24個月的物業擁有權限制,主要適用於房屋委員會轄下公共租住房屋租戶、房屋委員會轄下中轉房屋的認可居民,以及香港房屋協會轄下出租屋邨租戶。
限制詳情:申請前24個月至簽訂臨約當日
我們必須注意,從簽署「購買資格證明書」申請書的日期起計,在過去24個月內,直至簽訂「居者有其屋計劃第二市場」購買資助出售單位臨時買賣合約當日,我們以及申請表上的所有家庭成員,均不得在香港擁有任何住宅物業。這項規定設下了明確的公屋換居屋時間範圍,確保我們在申請過程及交易階段,均符合沒有私人住宅物業的資格。
其他導致不符合資格的特定因素
在公屋換居屋的程序中,還有一些特定的因素可能導致我們不符合資格。大家必須仔細審視自身情況,以確保順利過關。
領取特定清拆現金津貼的禁止申請期
如果我們曾因政府的清拆行動而選擇領取了現金特惠津貼、特惠金或現金津貼,並且未獲編配任何形式的公屋或中轉房屋,那麼從領取這些津貼的日期起計,在2年內通常不符合申請資助房屋的資格。此外,若因興建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蓮塘或香園圍口岸工程及清拆影響,而選擇領取「類似特惠現金津貼選項」的合資格住戶,其禁止申請期更長達3年。這項公屋換居屋時間的限制,旨在避免重複資助。
暫准租用證/暫准居住證形式租住單位的限制
一些朋友可能以按月暫准租用證或暫准居住證的形式,租住房屋委員會或房屋協會的過渡性暫租住屋單位。這類租戶,通常也不符合申請資助出售房屋的公屋換居屋條件。同樣,房屋委員會公屋的「有條件租約」住戶或定期暫准居住證持證人,也未能符合資格。這是因為這類居住安排通常屬於過渡性質,與資助置業計劃的資格要求有所區別。
綠表資格證明書申請流程及可選購房屋
公屋住戶若想利用綠表資格實現置業夢想,深入了解公屋換居屋條件是重要的一步。本節將詳細闡述綠表資格證明書的申請流程,以及憑此資格可以選購的房屋類型,幫助您掌握公屋換居屋程序,規劃理想的公屋換居屋時間。
關鍵一步:正式申請「購買資格證明書」(俗稱「綠表紙」)
如果您已確認符合公屋換居屋的資格,接下來就是申請「購買資格證明書」。這份證明書是您購買資助房屋的重要憑證,因此申請時必須仔細準備。
申請方法、所需文件及申請費用
申請「購買資格證明書」有多種途徑,您可以選擇最方便您的方式辦理。
您可以從房屋委員會的網站下載申請表格及「申請須知」,或者親身前往各屋邨辦事處、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以及居屋第二市場計劃小組辦事處索取。
提交申請時,您需要準備已填妥的申請表正本,以及港幣900元的申請費用。這筆費用必須以劃線支票或銀行本票支付,抬頭請填寫「香港房屋委員會」。請務必在支票背面寫上您的香港身份證號碼,方便核對。房屋委員會不接受現金、便利店繳款、期票、匯票或者電子支票等其他付款方式。
不同類別的申請人,提交方式略有不同:
1. 公屋單位或中轉房屋單位申請人:您需要親身前往所屬屋邨辦事處或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於辦公時間內提交文件以核實資格。辦事處核實完成後,會將文件轉交予居屋第二市場計劃小組。
2. 房屋協會出租屋邨的申請人:您需先將填妥的申請表交到所屬出租屋邨辦事處核實資格。辦事處加簽後,您必須在十四天內,親身將已核實的申請表、繳付申請費的劃線支票或銀行本票,以及申請人與所有家庭成員的身份證明文件副本和租約副本,交到居屋第二市場計劃小組。
3. 持有有效《綠表資格證明書 – 只適用於居者有其屋計劃第二市場計劃》的申請人:您需要在辦公時間內,親身將申請表、繳付申請費的劃線支票或銀行本票,以及申請人與所有家庭成員的身份證明文件副本,連同《綠表資格證明書》正本,交到居屋第二市場計劃小組。
4. 公務員公務員房屋計劃的《綠表資格證明書》持有人:除了上述文件,還須攜帶最新的薪俸結算書副本。
5. 房屋委員會「長者租金津貼計劃」的受惠者:您需要在辦公時間內,將申請表連同繳付申請費的劃線支票或銀行本票,交到香港房屋委員會客務中心二樓平台「長者租金津貼計劃」專責小組。
此外,您亦可以選擇網上申請。若您持有已啟動數碼簽署功能的「智方便+」帳戶或有效的個人數碼證書,便可透過房屋委員會網站、「香港政府一站通」或「智方便」網站填寫及遞交網上申請。成功遞交網上申請後,所屬辦事處職員會聯絡您核實申請資格,並安排收取所需文件及繳付申請費的劃線支票或銀行本票。網上申請更可選擇使用「轉數快」繳付申請費用。
關鍵時限:證明書的12個月有效期及續期重要性
申請「購買資格證明書」後,您需要特別留意其有效期。一般情況下,這份證明書的有效期為十二個月,並且不會獲得延長。換句話說,如果您未能在這十二個月的有效期內簽訂臨時買賣合約購買單位,而您仍然有意購買,並且符合資格,您必須重新申請這份證明書並再次繳付費用。因此,請務必妥善規劃公屋換居屋時間。
憑綠表資格可選購的房屋類型
擁有了「購買資格證明書」,您就可以憑綠表資格選購不同類型的資助房屋。這為公屋換居屋的置業路途開闢了更多可能性。
一手居屋:抽籤、折扣及資產限制
一手居屋是由房屋委員會興建及推售的新單位。不論是綠表或白表人士,均可申請購買,不過通常需要透過抽籤決定選樓次序。
這些一手居屋普遍以市值約六二折的價格推售。過往綠表人士抽新居屋時,並沒有入息及資產限額的限制。可是,去年房屋委員會曾商議收緊綠表買家的資產限制。若這項措施獲得通過,綠表買家在購買樓宇前的兩年內,將不可在香港擁有任何物業。
綠表置居計劃(綠置居):換樓安排及更高折扣
綠表置居計劃,簡稱「綠置居」,是房屋委員會每年會抽出指定公屋在建項目,並只供合資格的綠表人士購買。這類單位以新樓形式出售,售價普遍較私人樓宇及居屋為低。
「綠置居」設有「一換一」的安排。這項安排的目的是鼓勵現有公屋住戶購買綠置居單位,並交還其現居的公屋單位。此舉有助於騰出公屋資源,讓正在等候公屋編配的家庭能夠更快入住,促進公屋資源的有效流轉。
居屋第二市場(二手居屋):毋須補地價及價格磋商
居屋第二市場,俗稱「二手居屋」,指的是已出售的居屋單位在房屋委員會的監管下,允許其業主向特定買家轉售。綠表人士購買居屋第二市場單位有一大優勢,就是毋須向地政總署繳付補地價。
居屋第二市場的買賣操作模式,與公開市場的物業交易相似。買賣雙方可以自行磋商價格,或者透過地產代理協助完成交易。此舉為綠表人士提供了更多彈性,有助於他們找到心儀的公屋換居屋單位。
常見問題 (FAQ)
Q1: 綠表和白表在申請時的條件上有何根本分別?
綠表和白表是兩種不同申請居屋的資格類別。綠表申請人主要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轄下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的現有租戶、香港房屋協會(房協)轄下出租屋邨的租戶,以及已獲核實符合公屋編配資格的輪候人士。綠表申請居屋時,通常沒有入息和資產限制。這亦是公屋換居屋條件中的主要途徑。
白表申請人則主要指居於私人房屋的居民,他們的入息和資產必須符合房委會訂明的上限。白表申請旨在協助不合資格申請公屋但又負擔不起私人樓宇的人士置業。兩者在居屋銷售計劃中會有不同的配額比例,通常白表申請者的配額會較多。
Q2: 我正在輪候公屋,真的可以現在就申請綠表資格嗎?這會影響我輪候嗎?
是的,如果正在輪候公屋,並已獲核實符合資格獲編配公屋單位,您便有機會現在申請「綠表資格證明書」。這份證明書讓您可以在未獲編配公屋前,提前申請購買資助出售房屋,例如居屋或綠置居。
不過,這項公屋換居屋程序有一個重要考慮。一旦您成功使用「綠表資格證明書」購買了資助出售房屋,您原有的公屋申請登記編號將會自動取消。因此,這是一個「轉租為買」的選擇,您將不能再等待或獲配公屋單位。
Q3: 如果我的「購買資格證明書」在12個月內過期了怎麼辦?
「購買資格證明書」的有效期通常為12個月。如果在此期限內您未能成功簽訂臨時買賣合約購買單位,這份證明書便會自動失效。請留意,這份證明書一般不獲延長有效期。
如果您仍有意購買資助出售房屋,並且仍然符合申請資格,您必須重新遞交申請,並再次繳付相關費用。因此,申請人在獲取證明書後,應把握公屋換居屋 時間,盡快物色合適的單位。
Q4: 購買居屋第二市場單位,我需要補地價嗎?
對於綠表申請人而言,在居屋第二市場購買單位時,您作為買方並不需要支付補地價。這是綠表買家的一項重要優勢。補地價的責任通常會落在原業主(賣方)身上,如果他們選擇將單位在公開市場出售,就必須向政府補回地價差額。
在居屋第二市場買賣,賣方毋須補地價便可以將單位轉售給綠表買家,因此,買方能夠以較低價格購買單位。這也是公屋換居屋方案中吸引人之處。
Q5: 我可以用聯權共有(長命契)的方式和家人一起持有業權嗎?有什麼限制?
是的,您通常可以與列明在同一份申請表上的成年家庭成員,以聯權共有(俗稱「長命契」)的方式持有居屋第二市場單位的業權。這種方式下,若其中一位業主離世,其業權會自動轉移給尚存的其他聯權共有人,無需經過遺產承辦程序。
然而,在資助房屋政策下,聯權共有通常不允許將業權繼承給申請表以外的第三者。這項規定旨在確保資助房屋單位始終由符合資格的人士持有。
Q6: 申請對家庭成員的年齡和婚姻狀況有什麼要求?
申請人必須年滿18歲。以家庭形式申請時,所有列明的家庭成員之間必須有親屬關係。
對於已婚人士,配偶通常必須列入同一份申請書中,除非有特殊情況,例如配偶已合法分居、沒有香港入境權或已去世。若配偶沒有香港入境權,申請人需要提供相關聲明書、結婚證明文件及配偶的當地居民身份證副本。
離異人士若希望單獨申請,必須提供法庭批出的「絕代判令證明書」(例如表格6或表格7B)副本,證明婚姻關係已解除;否則,其配偶仍然需要列入同一份申請書。不符合這些要求,房屋委員會可能取消申請資格。
Q7: 如果我提交了多於一份申請會怎樣?
請留意,提交多於一份申請會導致所有申請被取消。不論是遞交重複的實體申請表,或是同時透過不同途徑(例如實體表格和網上申請)提交多份申請,都會被視為重複申請。
此外,所有已繳交的申請費用將不獲退還,也不能轉讓給其他申請或其他人。因此,請務必只提交一份申請,並確保資料正確。這是公屋換居屋程序中需要特別留意的重要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