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按揭?8大重點由零解釋按揭保險、加按、壓力測試|新手上車完全攻略

首次置業,面對繁瑣的按揭條款、五花八門的產品及銀行審批流程,是否感到無從入手?不用擔心!本篇「新手上車完全攻略」將由零開始,深入淺出地為您全面拆解「什麼是按揭」,涵蓋H按、P按、定息按揭等核心類型,並詳細解釋按揭成數、按揭保險、壓力測試、轉按及加按等關鍵重點,助您全面掌握上車前必備的按揭知識。

按揭成數與按揭保險:我究竟可以借幾多?

置業是一個重要里程碑,了解自己能夠從銀行借到多少錢,即是了解按揭成數,這是成功買樓的關鍵一步。簡言之,什麼是按揭,它就是您以物業作為抵押,向銀行申請的貸款。究竟您可以借到幾多資金,影響因素有很多,主要是按揭成數與按揭保險。

按揭成數(Loan-to-Value, LTV)是什麼?

按揭成數,又稱為貸款與價值比率(Loan-to-Value, LTV),指銀行批出的按揭貸款金額佔物業估價或成交價的百分比。假設物業價值一百萬元,銀行批出七成按揭,您便可借入七十萬元,餘下三十萬元需要作為首期支付。按揭成數直接影響您需要預備多少首期資金,成數越高,首期便越少。

金融管理局(HKMA)最新按揭成數指引

在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會不時更新按揭成數的指引,以確保銀行體系的穩健。現時,自用物業的按揭成數有明確規定。一般來說,樓價低於一千萬港元的自用物業,最高按揭成數通常是六成,貸款上限為五百萬港元。若樓價達一千萬港元或以上,最高按揭成數則會降至五成。這些指引旨在控制銀行面對樓市波動的風險,也直接限制了買家可借貸的金額。

影響按揭成數的其他因素(收入來源、擔保等)

除了金管局的指引,您的個人狀況也會影響按揭成數。例如,收入來源是否穩定是銀行考慮重點。固定受薪人士,例如月薪有固定底薪的受僱人士,通常較容易獲批較高成數按揭。收入包含佣金或現金獎金的申請人,銀行計算入息時可能只會計入底薪部分。若主要收入來自海外,或屬於自僱人士,銀行審批會較為嚴謹,按揭成數也可能受到限制。此外,若有擔保人加入,或您名下已有其他物業按揭在身,都會影響新申請按揭的成數。

按揭保險計劃(Mortgage Insurance Programme, MIP)是什麼?

如果金管局規定的按揭成數不足以應付您的資金需要,那麼什麼是按揭保險?按揭保險計劃(Mortgage Insurance Programme, MIP)就是一個關鍵工具。這項計劃由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營運。它為銀行提供保障,讓銀行在不承擔額外風險的前提下,能夠向買家提供高於一般限制的按揭成數,例如八成或九成按揭。

為何需要按揭保險:降低首期的關鍵

按揭保險對於首次置業人士尤其重要,因為它能夠大幅降低所需的首期金額。例如,若一個物業原本只能借六成按揭,您需要準備四成首期。但如果通過按揭保險計劃,您可以借到九成按揭,那麼首期只需準備一成,大大減輕了即時的現金負擔,讓置業夢更容易實現。對銀行而言,按揭保險降低了他們提供高成數貸款的風險,因為一旦借款人斷供,保險公司會賠償部分損失。

申請高成數按揭的資格與保費計算

申請高成數按揭(例如八成或九成按揭)需要符合特定資格。其中一個主要條件是申請人必須為「首置客」,即在申請按揭時未持有任何香港住宅物業,並且置業目的是作自住用途。值得留意的是,「首置客」並非指您人生中第一次買樓,只要在申請按揭時名下沒有香港住宅物業,即使曾經擁有過物業,或擁有非住宅物業,仍然符合資格。高成數按揭的保費計算會根據貸款額、按揭成數、還款年期以及支付方式(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而有所不同。例如,申請九成按揭,還款期三十年,一次性付清保費通常為貸款額的4.35%;若還款期為二十五年,保費率約為4.1%;若為二十年,則約為3.75%。

人齡與樓齡如何影響最長還款期(「75減」法則)

在計算您可以借多少錢和最長還款年期時,「人齡」與「樓齡」是兩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銀行普遍會採用「75減」法則來評估最長還款期。這表示,銀行會分別用75減去您的年齡,以及75減去物業的樓齡(即物業建成至今的年份),然後取兩者中較低的數字作為按揭的最長還款年期。例如,如果您50歲,物業樓齡是10年,那麼人齡限制是75-50=25年,樓齡限制是75-10=65年。兩者中較低的是25年,所以最長還款期便是25年。這會直接影響您的每月供款額,年期越短,每月供款便越高。

情境模擬:「首置客」、「換樓客」的最高按揭成數分析

讓我們透過幾個情境,進一步了解「首置客」和「換樓客」在最高按揭成數上的差異。對於「首置客」而言,若符合上述固定受薪及自住要求,並且物業價格在特定範圍內(例如一千萬港元以下),通常可申請高達九成按揭。這使得他們只需準備一成首期,大大降低了上車門檻。

至於「換樓客」,情況則有兩種。若您在買入新物業時,名下已沒有其他香港住宅物業,您會被視為「首置客」,一樣可以享受到高成數按揭的優惠。這是因為政府政策旨在支持市民自住置業,不論您是否第一次買樓。但如果您在購入新物業時,名下仍持有舊物業,則您的按揭成數會受到更嚴格的限制,通常不能申請高成數按揭,只能按金管局規定的一般按揭成數處理。所以,換樓前妥善規劃舊物業的處理,對您的新按揭申請至關重要。

銀行審批關鍵:壓力測試與供款與入息比率 (DSR)

申請房屋貸款,也就是申請甚麼是按揭服務,銀行不僅看您有沒有足夠首期,更會深入評估您的還款能力。其中,供款與入息比率 (DSR) 及壓力測試就是兩大審批關鍵。它們幫助銀行確保您未來有穩定供款能力,讓大家安心置業。

供款與入息比率 (DSR) 是什麼?

供款與入息比率 (DSR) 是一個基本概念,它用來評估您的每月按揭供款佔總月入的比例。這個比率是銀行判斷您財務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

DSR的計算方法與基本要求

DSR的計算方法直接易明,就是每月按揭供款除以每月總入息。例如,如果您每月總收入是港幣五萬元,每月按揭供款是港幣兩萬元,您的DSR就是40%(港幣20,000 / 港幣50,000 = 0.4)。

銀行審批按揭時,一般會要求DSR不超過每月總入息的50%。這是基本要求,確保您有足夠的收入來應付日常開支,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這個標準幫助銀行和申請人共同評估財務風險。

壓力測試 (Stress Test) 是什麼?

壓力測試是銀行進行的另一項重要評估,模擬在特定經濟環境下,您的還款能力是否仍能承受。它就像一個模擬器,測試您在未來利率上升時的供款負擔。金管局推出這個測試,目的是確保銀行體系穩定,同時保障借款人不會因利率變動而面臨過大供款壓力。

壓力測試的計算方法(假設利率上升2%)

壓力測試的計算方法也很清晰。銀行會假設按揭利率上升2%,然後再次計算您的供款與入息比率。在壓力測試下,修訂後的每月按揭供款,一般不能超過每月總入息的60%。

舉個例子,如果您的實際按揭利率是3%,壓力測試就會以5%(3% + 2%)的利率來計算您的每月供款。如果按此計算,您的供款比率維持在60%以下,您就通過了壓力測試。這個計算方式旨在確保即使將來利息上升,您的供款負擔仍在合理範圍。

未能通過壓力測試的應對方法

如果您未能通過壓力測試,並不是完全沒有辦法。您可以考慮以下幾種應對方法:

  • 選擇更長的還款期: 延長按揭還款年期可以降低每月供款額,但會增加總利息支出。這能幫助您降低DSR,更容易通過測試。
  • 增加首期或降低貸款額: 減少貸款總額能直接降低每月供款,從而改善DSR表現。這需要您投入更多自有資金。
  • 增加擔保人: 如果您的DSR或壓力測試未能達標,可以考慮找一位有穩定收入的近親作為按揭擔保人。擔保人的收入會一併計入家庭總收入,有助提高通過機會。
  • 申請高成數按揭並繳付按揭保險費: 對於首次置業人士,即使未能通過壓力測試,仍有機會申請高達八成或九成的按揭,但是DSR仍需保持在50%以下。同時,您需要額外繳付什麼是按揭保險的費用,它為銀行提供保障,讓銀行願意批出高於常規的貸款成數。

豁免壓力測試的特殊情況

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按揭申請可能獲豁免壓力測試。這通常適用於風險較低或政策支持的按揭類型:

  • 新居屋按揭: 政府資助房屋(如新居屋),由於有政府擔保,申請人通常不需要通過壓力測試,只需符合基本的供款與入息比率要求。
  • 定息按揭: 部分定息按揭計劃,因為其利率在特定年期內固定不變,風險較低,故可豁免壓力測試。這對於追求供款穩定性或擔心未來利率波動的買家來說,是一個吸引的選項。

按揭負擔能力互動模擬器:輸入月入,即時評估壓力測試結果

為了讓您更輕鬆地掌握自己的按揭負擔能力,我們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一個按揭負擔能力互動模擬器。您只需輸入每月收入、預計樓價及按揭成數等簡單資料,模擬器便能即時為您評估在不同利率下的每月供款額,以及是否符合壓力測試要求。善用這個工具,您就可以在申請按揭前,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有更清晰的了解,做好充足準備。

善用物業資產:轉按、加按與二按的分別

買樓做按揭是常見做法,不過,當物業升值或者財務有新需要時,大家可以利用物業再套現。這時,了解甚麼是按揭相關的進階操作,例如轉按、加按與二按的分別,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轉按 (Refinancing):轉銀行賺回贈或慳息

什麼是轉按?

轉按,簡單來說,就是將您物業現有的按揭貸款,從一間銀行轉移到另一間銀行。這種做法在市場上十分普遍,因為它為業主提供了不少靈活度。

轉按的常見目的與應用(甩走發展商高息按揭、甩走按保)

大家選擇轉按,目的很多。一個常見的原因,是希望獲取更優惠的按揭利率。銀行為了吸引客戶,通常會提供現金回贈,或者按揭儲蓄掛鈎戶口(Mortgage-Link)。同時,轉按也可以幫助您「甩走」高息的發展商按揭,或者在物業價值提升後,「甩走」什麼是按揭保險,省下保費。這些都能有效降低整體供樓開支。

加按 (Further Mortgage):於原銀行增加貸款套現

什麼是加按?

與轉按不同,什麼是加按是指在原有承按銀行再申請一筆額外貸款。這就像您在同一間銀行再次借錢,利用物業作為抵押。如果物業是現契,即沒有任何按揭負擔,您也可以選擇「加按」,透過物業抵押來套取現金。

加按的最佳時機

甚麼時候是加按的好時機?通常是當您的物業價值明顯上升之後。物業估價提高了,銀行就可以批出更多貸款。您可以藉此套現資金,作其他投資或者應付緊急需要。

二按 (Second Mortgage):在一按以外再申請貸款

什麼是二按及其風險

二按,顧名思義,就是在第一份銀行按揭之外,再申請第二份按揭。這通常是向發展商或者財務公司申請。有時,銀行按揭成數不足,但是您又急需更多資金,二按就成了選項。不過,二按的風險比較高。它通常附帶較高的利率,所以大家的每月供款負擔會大大增加。大家必須仔細評估還款能力,然後才決定。

關鍵注意:罰息期 (Penalty Period)

無論是轉按還是加按,大家都需要留意「罰息期」。這是銀行設定的一段時間,一般為期兩年或者三年。在這段期間內,如果客戶提前償還部分或全部貸款,或者將按揭轉到另一間銀行,原有銀行可能會收取罰款。所以,決定進行轉按或加按前,必須先了解您的罰息期是否已過,否則可能會因小失大。

不同物業類型按揭攻略:私樓、居屋、樓花

買樓是人生大事,不同物業類型對按揭的影響很大。物業種類包括私樓、居屋或樓花,它們的按揭審批要求與規則各有不同。了解這些差異,可以幫助購樓人士選擇適合自己的按揭計劃。簡單來說,按揭就是以物業作為抵押品,向銀行或貸款機構申請貸款以購買房屋,可以理解為甚麼是按揭的基本概念。

二手住宅(私樓)按揭須知

購買二手私樓,按揭流程相對直接,不過有幾個重要環節需要特別留意,因為它們會直接影響您可以借到的金額和還款期限。

物業估價的重要性

物業估價對於二手私樓的按揭申請至關重要。銀行會委託估價行評估您心儀物業的市值。這個估價會直接影響銀行最終批出的按揭成數,以及貸款金額。如果物業估價低於成交價,您可能需要準備更多首期。物業的狀況、樓齡、地段、成交紀錄,以及市場整體氣氛,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估價結果。因此,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前,了解物業的估價情況十分必要,可以避免預算失誤。

人齡及樓齡對還款期的限制

銀行審批按揭時,除了物業估價,還會考慮借款人年齡及物業樓齡對最長還款期的影響。普遍來說,銀行會採用「75減人齡」或「75減樓齡」這兩個標準,以較低者作為最長還款年期。例如,假如一位申請人現年50歲,物業樓齡20年,那麼人齡計算出來的最長還款期是75減50等於25年。樓齡計算出來的最長還款期是75減20等於55年。銀行會取較低的25年作為還款期上限。這代表即使您選擇30年還款期,也可能因人齡或樓齡限制而縮短,從而增加每月供款。

新盤(樓花)按揭須知

購買新盤,尤其樓花,按揭安排與二手樓有所不同。了解即供付款與建築期付款的區別,以及發展商按揭的潛在風險,是選購新盤時的關鍵。

即供 vs 建築期付款的分別

購買樓花通常有兩種主要付款方式:即供付款與建築期付款。即供付款是指在簽署買賣合約後,隨即開始繳付物業餘款,直至收樓。這種方式通常會有較大折扣優惠,但是買家需要較早申請按揭,並且在物業未落成時,按揭成數可能受限。建築期付款則是在物業落成後才開始繳付餘款,通常在收樓前才申請按揭。這種方式的優點是買家有更長時間儲備資金,並可確保按揭申請時物業已落成,估價較為穩定,有機會申請到較高按揭成數,包括申請什麼是按揭保險以獲得更高成數貸款。不過,折扣優惠會比即供付款少。

發展商按揭(呼吸Plan)的潛在風險

發展商為了促銷,有時會提供發展商按揭,俗稱「呼吸Plan」。這些按揭計劃通常在首兩三年提供較低的利率,有些甚至無需通過壓力測試。這對於未能符合銀行按揭審批資格的買家很有吸引力。但是,這些「呼吸Plan」的「蜜月期」過後,利率往往會大幅飆升,遠高於一般銀行按揭利率。屆時,買家需要考慮轉按至銀行,以避免高昂的利息支出。然而,如果當時物業估價下跌,或者銀行審批標準收緊,轉按可能會面臨困難,增加財務風險。

資助房屋(居屋/綠置居)按揭須知

居屋與綠置居是政府為幫助市民置業而推出的資助房屋。它們的按揭安排與私樓有顯著不同,主要因為有政府擔保。這裡也順便一提什麼是加按,加按是在原有按揭基礎上增加貸款,這通常適用於已補地價的物業。

什麼是居屋按揭?政府擔保期的角色

居屋按揭因為有政府擔保,審批會比私樓按揭寬鬆。政府會為居屋單位提供擔保,擔保期由首次發售日期起計。例如,一手居屋政府擔保期最長可達三十年。在這個擔保期內,銀行承擔的風險較低,因此通常無需進行壓力測試,並且可以批出高達九成或九成半的按揭成數。政府擔保的角色是確保銀行即使在借款人斷供時也能得到部分補償,從而降低銀行放貸的風險。

綠表與白表買家的按揭成數差異

居屋的按揭成數會因買家身份而異。綠表買家通常是公屋住戶或合資格的公屋申請人,他們購買一手居屋或綠置居,最高可獲得九成半按揭。這代表他們只需要支付百分之五的首期。白表買家則是一般符合入息和資產限制的私人住戶,他們購買一手居屋或綠置居,最高可獲得九成按揭,需要支付百分之十的首期。購買二手居屋,按揭成數和還款期則受樓齡和政府擔保期影響。

未補地價與已補地價物業的按揭分別

居屋分為未補地價及已補地價兩種。未補地價的居屋受政府限制,只能作自住用途,不能出租或在自由市場買賣。銀行在審批這類物業的按揭時會較為保守,通常只適用於指定銀行。若物業樓齡較高,政府擔保期剩餘時間較短,銀行可能只批出較低按揭成數。已補地價的居屋則視同私樓,可以在自由市場買賣和出租。因此,這類物業的按揭申請與私樓無異,銀行審批標準和按揭成數也會與私樓看齊,亦可考慮什麼是加按,利用物業價值套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