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數公司手法】點分合法定非法?專家拆解10大滋擾「潛規則」,附應對投訴終極自保指南

在香港,面對收數公司的追討,不少債務人及其家人會感到無助甚至恐懼,擔心會遭受不法滋擾。究竟收數公司追討債務的合法界線在哪?哪些追收手法才算合法,哪些又已構成非法騷擾甚至刑事罪行?

本文將由專家為您深入拆解【收數公司手法】的箇中奧秘,不僅會詳細剖析正規收數公司的合法流程,更會揭露十種最常見、最令人不安的非法滋擾「潛規則」,讓您看清這些遊走法律邊緣,甚至逾越紅線的不法行為。最重要的是,我們將提供一份終極自保指南,助您全面認識香港相關法例對收數公司的規管,並提供實際應對策略與投訴途徑,讓您在面對不當追收行為時,能清晰辨識、有效應對,並懂得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權益。

【重點警示】小心!10大非法收數公司做法及其「潛規則」

朋友,你可能聽過不少關於收數公司的故事,有些故事聽起來很嚇人。事實上,確實有些收數公司手法並不合法,它們會利用各種方式滋擾債務人。認識這些非法收數公司做法,並且了解其背後的「潛規則」,你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這些做法絕非收數公司合法追債應有的行為。

做法一:高頻電話與言語暴力騷擾 (經典但依然常見的收數公司做法)

這是一種最經典的收數公司做法,也是許多人首先會想到的滋擾方式。收數公司會頻密地打電話給債務人,甚至對其進行言語恐嚇或侮辱。

滋擾時間點分析:為何深夜、清晨或工作時間成為目標?

收數公司這樣做有其目的。深夜或清晨致電,是因為這些時間人們正在休息,電話騷擾容易造成極大困擾,影響睡眠。在工作時間致電,可以影響債務人工作表現,甚至令其同事和上司知道欠債問題,製造壓力。這些策略旨在最大化債務人的精神壓力,迫使他們還錢。

「潛規則」解析:利用重覆性騷擾擊潰債務人心理防線

這種反覆性的電話騷擾行為,看似簡單,其實是一種心理戰術。收數公司利用長期且不間斷的滋擾,不斷挑戰債務人的忍耐極限。持續的壓力會使人感到疲憊、焦慮,最終擊潰其心理防線,讓債務人因不堪其擾而選擇還款,即使他們可能暫時沒有能力償還。

做法二:假冒公職人員或律師進行威嚇

有些非法收數公司做法甚至會假冒身份。他們會自稱是警察、法庭職員、甚至律師,以此身份來威嚇債務人。這些威嚇通常都涉及法律程序,或者宣稱不還款就會有嚴重後果。

辨識技巧:如何識破假冒身份的虛假陳述

當你接到這類電話,第一步是保持冷靜。真正的公職人員或律師不會在電話中直接恐嚇你,他們會循正規途徑發出書面通知。你可以要求對方提供姓名、所屬機構、聯絡電話、以及案件編號,然後自行向相關部門核實。真正的執法人員絕不會在電話中要求你立即匯款或提供敏感的銀行資料。

法律後果:此類收數公司做法已觸犯的刑事罪行

假冒公職人員進行威嚇,已嚴重觸犯香港法律。這種行為可能構成多項刑事罪行,例如冒充公職人員、刑事恐嚇或詐騙。這些罪行一旦被證實,涉事者將會面臨嚴重的法律後果,包括監禁。

做法三:向第三方洩露債務(「唱衰」與社交壓力)

你可能想像不到,有些收數公司做法會將債務消息傳播給你的親友。這就是所謂的「唱衰」戰術,目的就是製造社交壓力。

目標對象:為何家人、朋友、同事會成為收數公司的目標?

收數公司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他們知道每個人都在意自己的形象,也不希望影響到身邊的人。家人、朋友、同事都是債務人社會網絡中的重要成員,向他們洩露債務消息,可以讓債務人感到極度羞恥與尷尬。這種壓力有時比直接恐嚇更有效,因為它觸及到人的社會關係與尊嚴。

影響範圍:此舉對債務人個人聲譽、家庭關係及職業生涯的破壞

這種做法的影響非常廣泛,而且是毀滅性的。它不僅會損害債務人的個人聲譽,讓人們對其產生負面觀感,還可能破壞家庭和諧,導致家人之間產生矛盾。在職場上,同事與上司得知債務問題,也可能影響債務人的職業生涯,甚至導致工作不保。

做法四:社交媒體公審與網絡欺凌 (新興的收數公司做法)

隨著網絡發展,一些新的收數公司做法也應運而生。社交媒體成為了他們公審債務人、進行網絡欺凌的新平台。

操作方式:利用社交媒體群組、公開留言等方式洩露個人資料

這些收數公司會利用各種社交媒體平台。他們可能建立一些包含債務人及其親友的聊天群組,然後在群組中發布騷擾性訊息。他們也可能在債務人的社交媒體頁面,或者公開討論區上,發布債務人的個人資料、照片,甚至身份證號碼,進行公開羞辱。

「潛規則」解析:網絡傳播速度快、範圍廣,旨在造成最大化的精神壓力

網絡的力量在於傳播速度快,以及範圍廣。一旦個人資料或債務資訊在網上被公開,很快就會被更多人看到。這種網絡傳播會對債務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這不僅僅是心理騷擾,更是一種公開處刑,旨在讓債務人無所遁形,最終因無法承受壓力而還款。

做法五:張貼大字報或街招於住所及公司

這種收數公司做法雖然看似老套,但依然有效。收數公司會將寫有債務人姓名、欠債金額等資訊的大字報或街招,張貼在債務人居住的樓宇大堂、家門口,甚至工作地點附近。

分析此類收數公司做法對當事人造成的公開羞辱與心理影響

這種公開張貼行為會對當事人造成極大的公開羞辱。鄰居、同事、甚至不認識的路人都能看到自己的欠債情況,這會讓債務人感到非常丟臉,難以面對身邊的人。這種公開處刑的方式,目的就是讓債務人感到無地自容,從而迫於壓力還款。這種心理衝擊是巨大的,而且影響深遠。

做法六:上門滋擾與「貼身追債」

有些收數公司做法,不僅限於電話或網絡,他們會直接上門。這類「貼身追債」行為會直接面對債務人,甚至其家人。

從言語威嚇到肢體衝突的風險升級

上門滋擾通常從言語威嚇開始。收數公司的人員會直接對債務人及其家人進行恐嚇,說出一些帶有威脅性的話語。若情況升級,言語衝突可能演變成肢體衝突,這會直接威脅到債務人及其家人的安全。這種行為明顯超越了追債的範疇,也讓風險大幅提高。

如何界定「探訪」與「非法禁錮」或「遊蕩」

正常的探訪與非法行為有明顯界線。如果收數公司人員長時間逗留在你家門口,或者阻止你進出,這可能構成非法禁錮或遊蕩罪。若他們在公共場所無故跟蹤或持續騷擾,也可能構成遊蕩罪。遇上這種情況,你應當馬上報警處理,因為這些行為已超越合法追債的界線。

做法七:損壞財物與刑事毀壞

部分極端的收數公司做法會涉及損壞財物。這類行為已完全超出追債範圍,性質非常嚴重。

常見目標:大門、鎖頭、信箱等

這些非法收數公司通常會針對債務人的物業。例如,他們會在大門上噴漆、堵塞門鎖、破壞信箱,或者在牆壁上寫字。這些行為不僅是滋擾,更是實質的財產損害。

解釋此類行為已遠超追債範疇,構成嚴重刑事罪行

損壞他人財物是刑事毀壞。這是一項嚴重的刑事罪行,行為人將會面臨監禁刑罰。無論債務是否存在,或者債務人是否還款,收數公司都無權損壞任何人的財產。這種行為已經超越了民事債務糾紛,直接構成犯罪。

做法八:以「連坐法」騷擾諮詢人或擔保人以外的親友

這類收數公司做法會牽連無辜。收數公司會騷擾與債務本身無關的親友,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甚至完全不認識的人。

解釋為何這種收數公司做法在法律上站不住腳

根據香港法律,債務人之外的人,除非是擔保人或共同借款人,否則沒有償還債務的責任。收數公司騷擾這些無關的親友,在法律上完全站不住腳。這種行為屬於非法騷擾,甚至可能構成刑事恐嚇。香港法律明文規定,收數公司無權向無關第三方追討債務。

指導無關第三方如何應對及保護自己

如果你是無關的第三方,收到這類騷擾電話或訊息,你應當明確告知對方你與債務無關,並且要求他們停止騷擾。你也應該記錄所有騷擾證據,例如來電號碼、對話內容、訊息截圖等,然後向警方或相關監管機構投訴。

做法九:濫收費用與隱藏罰款

這類收數公司做法屬於財務上的剝削。他們會在原有債務之上,疊加各種不合理的費用。

在原有債務上非法疊加不合理的「追數行政費」或「手續費」

一些收數公司會聲稱,為了追討債務,產生了額外的「追數行政費」、「手續費」或「利息」。這些費用往往不合理,甚至遠超原有債務。有些費用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它們只是收數公司為增加收入而強加的。債務人在還款前,務必仔細核對所有費用明細,避免被騙。

做法十:利用過期或虛假債務進行追討

最後一類非法收數公司做法,是利用已經過期或根本不存在的債務進行追討。

解釋「債務訴訟時效」的重要性

在香港,債務有其「訴訟時效」。這表示,如果債權人在一定時間內沒有向法院提出追討,那麼即使債務真實存在,也可能失去通過法律途徑追討的權利。一般的合同債務訴訟時效是六年。收數公司可能會追討過了訴訟時效的債務,希望債務人因不了解法律而付款。

提醒債務人即使收到法庭文件也應先核實其真確性

一些非法收數公司會偽造法庭文件,例如傳票或判決書,以此來恐嚇債務人。當你收到任何看似來自法庭的文件時,切勿立即恐慌。你應該第一時間聯絡相關的法院或尋求法律意見,核實文件的真偽。很多時候,這些文件都是偽造的,目的是嚇唬債務人。

法律是你的最強後盾:規管收數公司做法的香港法例與指引

當您面對收數公司手法時,是否會感到孤立無援?香港的法律體系其實是一道堅實的屏障,旨在確保所有收數公司做法都必須合法。這個部分,將帶您深入了解規管收數公司合法營運的各項法例與指引。它們是我們應對不當追債行為時最強大的後盾。

《追討債項條例》與《侵權行為條例》的核心保護

這些年來,我們不時聽到一些關於收數公司做法的不愉快經歷。然而,香港有兩條重要法例,正是為了保護市民免受這些不當行為的困擾。第一是《追討債項條例》,第二是《侵權行為條例》。

解釋條例如何禁止具威嚇性、羞辱性及妨礙性的收數公司做法

《追討債項條例》旨在規管追討欠債的行為。它禁止任何人在追討債務時,採用具威嚇性或者辱罵性的方式。這代表收數公司不可以使用暴力威脅、恐嚇言詞,也不可以通過任何形式令債務人感到恐懼。例如,半夜持續撥打電話,或者上門粗言穢語騷擾,這些都是法律不容許的行為。

《侵權行為條例》則提供了更廣泛的保護。這條條例保障個人的權利免受他人不法侵害。如果收數公司做法涉及誹謗、騷擾、非法入侵私人地方,或者故意造成精神困擾,債務人可以根據這條條例追究其民事責任。它確保個人的生活安寧以及尊嚴受到保障,任何收數公司都不可以隨意侵犯。這些法律都明確規定了收數公司合法追債的界線。

《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保障你的私隱不受侵犯

在現今數碼時代,個人資料的保護非常重要。《個人資料(私隱)條例》是香港保障個人資料私隱的核心法例。這條條例對所有收集、持有、處理或者使用個人資料的機構,包括收數公司,施加了嚴格的責任。

詳解收數公司合法收集和使用個人資料時必須遵守的法律限制

根據此條例,收數公司合法收集個人資料時必須遵守特定的原則。首先,他們收集的資料必須與追討債務的目的直接相關,而且不應過度收集。其次,收數公司使用這些資料時,必須符合最初收集資料的目的。這代表他們不應隨意向第三方洩露您的個人資料,例如向您的家人、朋友或者同事公開您的債務狀況。這種公開您的私隱資料的收數公司手法,是明顯的違法行為。所有正規的收數公司做法,都會嚴格遵守此條例的規定。一旦發現您的個人資料被不當處理或者洩露,您有權利向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投訴,以保障您的權益。

規管收數公司合法營運的金融機構監管守則

除了上述的法例,香港的金融機構也有一系列守則,旨在規管它們委託的收數公司合法運作,確保所有收數公司做法符合行業標準。

《銀行營運守則》對銀行委託之收數公司的嚴格約束

《銀行營運守則》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的重要指引。這個守則對銀行及其委託的收數公司施加了嚴格的約束。它要求收數公司在追討債務時,必須採取負責任以及公平的態度。這包括避免過度頻繁的接觸、在合理時間內聯絡債務人,以及不可使用恐嚇或者騷擾的手段。銀行有責任確保其委託的收數公司遵守這些標準,任何違反守則的收數公司手法,銀行都需要負上責任。

《放債營運守則》對持牌放債人公司的規範

《放債營運守則》由香港持牌放債人公會有限公司制定。它規範了所有持牌放債人公司的追債行為。這個守則同樣要求放債人及其委託的收數公司,必須以專業以及道德的方式進行債務追討。它涵蓋了追討的頻率、方法,以及對債務人的尊重。所有持牌放債人,都必須確保其收數公司做法符合守則要求,保障債務人的合法權益。

證監會對持牌法團的追討債務指引

此外,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也對持牌法團發布了追討債務指引。這些指引確保了由證監會規管的金融機構,在進行債務追討時,必須遵守特定的行為規範。他們要求追債過程必須公平公正,不可以對債務人造成不必要的壓力或者困擾。這些指引共同構成了規管收數公司合法營運的重要框架,也進一步細化了合法的收數公司做法。